【资料图】
6月15日至17日,华北、黄淮及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出现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高温天气,面积覆盖146万平方公里,12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极值。此次高温天气对能源保供、农业生产、户外作业等造成影响,气象部门早部署、强联动,为相关行业及公众提供精细服务。
针对此次高温天气过程,国家气象中心强化信息报送,制作快报等材料,滚动更新高温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强调京津冀等地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同期极值,对做好防暑降温和水电能源等的科学调度工作提出建议。
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决策支持气象服务系统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及电力企业制作发布《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全国风光发电气象条件预报专报》,并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影响与风险研究中心联合向用户每天发布《天然气保供短期气象服务专报》。
北京市气象局于14日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先后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信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部署261支配网抢修队伍、109辆应急发电车随时待命;安排1068名“网格化”客户经理,全天候做好用电服务;开通24小时应急送电服务,方便百姓购电。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于15日启动高温三级应急响应,成立气象保障小组,发布高温预警及专为超高压电网服务的“恶劣天气预警通知单产品”,得到了电力部门的肯定。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成立能源保供专班,制作专题服务产品,滚动更新电网高温大负荷风险预报产品,基于“一张图”实现对电力部门关注的重点区域及重要电网设备的实时提示,同时与电力部门建立会商群。
围绕农业生产,山东省气象局加强与农业农村局会商,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区,通过“锄禾问天”App发布作物高温热害风险预警信息,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服务。
同时,警惕高温引发的次生灾害。6月17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现高温天气,加速了山区积雪消融,当地出现混合型洪水。自治区气象局联合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先后发布地质、山洪灾害预警,加强值班值守,提前叫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守护好高温天气下的公众安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于6月15日发布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自6月10日起,先后发布“高温体验卡”“热哭预警”等图片产品、《首席说天气》《高温日历》等短视频产品,以及关于热射病防范、防暑降温注意事项等科普产品;邀请首席预报员解读高温天气,科学引导公众加强防范。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服务中心每日发布高温预警,分三个时段向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发送天气预报,为市环卫管理中心合理安排工人打扫时段提供依据。